芬蘭長輩運動3原則 老老互助能提升參與意願-《北歐銀色新動力》

 

 

    2019/08/25

作者 麗文文化事業機構

 

根據芬蘭經驗,儘管老人個別差異性很大,基本上老人運動可以把握三個原則:一為肌力增強、二為平衡保持、三為骨質強化。

文/周傳久

鼓勵老人運動、提供運動內容與設施,是設立關懷據點的功能之一,臺灣已有許多據點推出相關活動。在東方文化背景加上逐漸西化的社會中,臺灣可見的老人運動非常多樣,有太極拳、外丹功,也有跟著搖滾樂不斷跳躍伸展的,有經教會包裝設計成讚美詩體操的,甚至還有使用按摩椅等器材,希望不自己動就可以達到運動健身效果的。究竟我們該怎樣發展適合有效,而老人又願意參與的運動呢?

一般來說,運動比不運動好,但想依靠按摩器,趴在那裡自己不出力而得到運動效果,是絕不可能的。在和臺灣一樣人口老化的芬蘭,正積極發展更有效的老人運動。除了研發運動,還需要研發怎樣有效對老人推廣。

根據芬蘭經驗,儘管老人個別差異性很大,基本上老人運動可以把握三個原則:一為肌力增強、二為平衡保持、三為骨質強化。肌力與耐力不同,平衡是防止跌到,而骨質強化,需的活動。科學家比較各種運動,就這三方面效能的差別給老人建議,再依老人興趣進行推廣。

活動場所如能在戶外最好,以便運動耗氧時得以吸收新鮮空氣。根據以上三個原則發展的運動,還可進一步結合平時生活所需要的動作,並將這些運動遊戲化以提升誘因。

例如開門、上樓梯、開瓶罐、開衣櫃拿衣服、跨門檻、上車以及在公車和捷運上搖晃時的站穩能力等等。為達到這些目的,可以在一些社區設置老人運動公園,搭配各種符合上述機能的運動設施,並由物理治療師定時來教導老人使用。

教會常說關懷身心靈,但實際作為常常還是以講道為主,或再多一些訪視,真正實踐專業運動的還不多,因為人力有限而且專業人力更有限。有的教會也許認為有需求的老人自己要去找資源,但別忘了,教會是社區老人最安全近便的場所之一,從這個角度看,教會還有很多潛力以服務民眾的需要。

運動
▲這是百歲名人趙慕鶴老伯伯,這樣為公寓鄰居掃地已經快五十年。

芬蘭教會一方面將運動融入老人活動,甚至外聘運動公司教練定時帶老人進行體能活動,吸引不少老人參與,因為專業教練帶活動的內容和方式,都對老人有顯著的幫助。教會還有一項資產是其他地方所不及,就是大量的詩歌。運動配上節奏合適以及運動者喜歡的音樂,可以增加參與誘因,並使運動保持定時、定量、固定強度,提升運動效果。

由於年輕人能擔任運動教練工作的人有限,現在芬蘭大量訓練還能自由行動的老人來學習擔任運動教練。讓老人教老人的好處很多,因為學習步調相近、溝通容易,且讓人力資源更有效發揮,如此不斷引進新的活動,有助增加老人彼此間的關係,遠離寂寞。

芬蘭有幾個研發老人運動的機構,會定期將新的有效延緩失能的運動模式,以文字手冊和光碟輸送到基層各老人教練培訓場所。所以大家除了定時做已經熟悉的運動,也有機會練習新運動。一般來說,不建議老人進行技巧完全不熟悉的激烈運動,但在已經了解的運動基礎上進行創新,則可安全地增加運動的樂趣。

運動
▲芬蘭老人運動公園的運動設施,係對應各種生活上之安全與能力的需要。